各有关单位:
根据工作安排,现开展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2025 年度课题申报工作,并就做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正确学术导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 “十四五” 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发挥市社科规划平台示范引导作用,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申报我市社科规划课题,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一)专著类、论文类的基础研究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力求形成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较高学术思想价值。
(二)研究报告类的应用研究要立足省委 “1310” 具体部署和市委 “1+6+3” 工作安排,侧重围绕 “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做强做优产业平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代生活性服务业,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加强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谋划,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格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活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美丽圩镇建设、富民兴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力量动员、海洋经济提质” 等江门的中心工作开展开展全局性、战略性研究,形成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的决策参考报告。
三、申报事项
(一)本次申报课题类别包括: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申报论文、专著类的,要求具备前期研究成果。申报研究报告类的,内容与上述中心工作无关的不予受理。
(二)学科分类具体包括: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类、社会学。涉及交叉学科的,由申请者选定一个主学科进行申报。
(三)申报课题的负责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如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须有 2 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签署推荐意见。
(四)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报和重复立项,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申报课题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只能参与申报一个课题。
(五)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社科规划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尚未结项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原则上不能申报或参与今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六)按照《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制度》(https://jmbs.jiangmen.cn/home/noticeDetail.html?nid=105),申报课题的负责人要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经查实有弄虚作假者,取消 5 年申报资格,如已获准立项则一律按撤项处理。
(七)请申报课题的负责人自行通过 “江门市社科业务申报服务系统”(https://jmbs.jiangmen.cn/) 进行申报,并按系统要求上传完整的申报书扫描件 PDF (含:课题组成员本人签名、推荐人意见、单位盖章等),申报要素不全不予受理。操作方法详见系统首页帮助栏的《用户操作手册》。
(八)申报课题经专家组评审后,拟定立项资助经费和自筹经费名单。资助的专著类每项 1 万元,拟资助 1 项;资助的论文或研究报告每项 5000 元,拟资助 22 项。
(九)申报截止日期为 5 月 31 日,逾期不予受理。
江门市社科规划办联系人:王啸,19820651003
学校社科处联系人:王一如,020-85219667
科学研究院社科处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