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歌教授团队获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名称及等级

获奖成果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professional burnout among local government staff seven years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A longitudinal study

(汶川地震7年后灾区基层干部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职业倦怠的纵向研究)

范云歌-等.png

成果作者

Yunge Fan(范云歌)、Lili Guan(管丽丽)、Hu Xiang(向虎)、Wenhong Cheng(程文红)、Yongbiao Xie(谢永标)、Xiuzhen Wang(王秀珍)、Guangming Liang(采光明)、Ming He(何鸣)、Ruiru Wang(王瑞)、Jia Hu(胡嘉)、Menglin Liu(刘梦林)、Xiaojie Mou(牟小洁)、Baoming Wu(吴宝明)、Hong Ma(马弘)、Xin Yu(于欣)

成果内容

研究背景及概况

    该成果是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赞助下的项目研究成果(批准号CHN6P12A)。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立即做出灾后救援和重建的重要指示。由于灾区基层干部是每个村落的领导且对受灾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习俗更为熟悉,他们在灾后救援和重建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以往很少有研究关注到该群体长期心理和职业健康结局。本项目历时十余年,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参与救援和重建工作的基层干部开展干预和跟踪随访,为保护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主要内容及方法

    该纵向研究调查了基层干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职业倦怠在汶川地震7年内的变化情况,并检验他们之间潜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地震1年后招募了250名基层干部,并在地震7年后对其中的162名(回访率64.8%)基层干部进行了随访,对被试的PTSD症状和职业倦怠进行评估。除运用秩和检验和重复样本t检验来探索基层干部的PTSD症状和职业倦怠在地震后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外,还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模型以检验PTSD症状和职业倦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汶川地震对灾区基层干部的有较为长期的负面影响。虽然大多数干部的心理和职业健康问题可以随时间得到好转,仍有一部分基层干部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以获得更为积极的结局指标。灾后短期内的职业倦怠水平可以预测长期的心理健康,灾后短期内基层干部感知到的职业倦怠水平越高,其长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越差。因此,专业的心理干预以降低灾后短期内的职业倦怠可能会有助于减轻他们的长期PTSD和心理困扰的风险。

获奖成果照片.jpg


成果价值及影响

    本研究率先关注参与灾后救援与重建工作的基层干部这一既重要又特殊的群体,研究结果在多层面惠及个体、社区及国家。在个体层面,为开展该人群的临床心理干预服务和长期的跟踪随访工作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在社区层面,有助于提高遭遇灾难后社区的文化韧性和心理韧性,同时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在国家层面,可完善灾难和其他危机事件中的应对策略和行政管理制度,促进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持续进行。

作者简介

    范云歌,女,心理学博士,国家心理治疗师,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主要研究领域为临床和健康心理学,曾开展多项纵向研究和临床干预研究,具体方向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健康行为促进、社区精神康复、心理与行为数字化干预等。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课题等支持。发表SCI/SSCI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SSCI)、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SSCI)、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SSCI)、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SSCI,北大核心)等国内外权威期刊。

微信截图_2025031710051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