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 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更好服务广州高水平推进现代 化建设,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广州市社科规划办现启动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市委市政府重大课题申报,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本年度重大课题申报和评审立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聚焦广州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动力转换、优势再造、发展突破的关键性问题、紧迫性问题,集中广州地区社科研究的优势力量,开展系统性、前瞻性研究,着力推出具有学术创新价值、决策参考价值、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走在前列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申报选题
本年度重大课题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圈定的7个课题为申报选题(详见附件),获立项申报人需严格按照每个选题的目的、要求以及切入点开展深入研究。
三、研究要求
为鼓励研究团队持续开展高水平研究,本年度重大课题研究经费采取“分段分级资助”模式,研究周期1—2年。
(一)深度调研阶段(立项后3个月内)
1.研究要求:各课题组要深入开展调研,联合市相关部门、 辖区政府、企业等开展实地调研,形成反映该领域基本情况、核心数据的深度调研报告。
2.资助标准:立项后提供5万元/项的调研经费
(二)对策建议阶段(2025年11月底前)
1.研究要求:立足深度调研情况,结合广州实际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比较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咨询建议。形成2篇决策咨询报告(每篇约5000字)
2.资助标准:根据决策咨询报告的质量,以及各级领导批示情况,对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进行评审评级。
优秀成果:追加研究经费10万元
良好成果:追加研究经费5万元
合格成果:不再追加研究经费。
(三)成果转化阶段(2026年12月底前)
1.研究要求:课题组成果或被市有关部门采纳,或转化为政策文件,或课题组成员被相关部门邀请完成政策文件的起草与论证。
2.资助标准:再立项一个与课题组所承担的研究课题相关的新的重大课题,开展应用性转化研究。根据需要配套10万—20 万元研究经费。
四、申报条件
1.广州地区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党校、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社科工作者均可参加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市委市政府重大课题申报。鼓励民营企业、民间智库积极参与。
2.申报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广州市社科规划管理规定;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基础和比较丰富的科研经验,社会责任感强,学风优良;申报人即为课题负责人,能真正承担课题研究任务。鼓励理论研究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开展研究。
3.申报人只能申报1项重大课题,同时作为课题组成员只能参与1项本年度申报的其他课题;课题组加入成员须征得加入成员本人同意,并在纸质版《申请表》上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五、申报安排
1. “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网址为:https://url.scnu.edu.cn/record/view/index.html?key=928cd95d38e6dad5b62deb2f79a6c9b0, 或打开“广州社科网”,点击“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系统”图标。
2.申报人应先注册,注册时须选择单位,只有所在单位开通了申报系统账号才能被选择,如所在单位尚未开通申报系统账号,需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联系市社科规划办开通。
3.申报人登录申报系统,网上填写提交《广州市社会科学规 划课题申请书》,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提交市社科 规划办。
4.申报人登录申报系统填写《申请书》时,在“课题设计论证”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现申报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和所在单位名称等信息,否则该申报无效。
5. 申报人应如实填写申请资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凡在广州市社科规划项目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如已获准立项则按撤项处理。
6.纸质版申请材料一式1份,获立项公示的才需要报送,具体报送时间另行通知。广州市社科规划办不受理无依托单位的个人申报。
7.申报人对项目申报工作及申报系统的使用如有疑问、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或市社科规划办联系。
8.申报时间:2025年4月3日12时 — 4月22日24时(10号前为申报文本撰写阶段,10号后开放申报系统),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邱老师 020-85211099
附件:广州市2025年度市委市政府重大课题申报选题
科学研究院社科处
2025年4月3日